ext 文件系统机制原理剖析
原文链接:https://www.junmajinlong.com/linux/ext_filesystem/
回到 Linux 基础系列文章大纲
回到 Shell 系列文章大纲
将磁盘进行分区,分区是将磁盘按柱面进行物理上的划分。划分好分区后还要进行格式化,然后再挂载才能使用 (不考虑其他方法)。格式化分区的过程其实就是创建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的类型有很多种,如 CentOS 5 和 CentOS 6 上默认使用的 ext2/ext3/ext4,CentOS 7 上默认使用的 xfs,windows 上的 NTFS,光盘类的文件系统 ISO9660,MAC 上的混合文件系统 HFS,网络文件系统 NFS,Oracle 研发的 btrfs,还有老式的 FAT/FAT32 等。
本文将非常全面且详细地介绍 ext 家族的文件系统,中间还非常详细地介绍了 inode、软链接、硬链接、数据存储方式以及操作文件的理论,基本上看完本文,对文件系统的宏观理解将再无疑惑。ext 家族的文件系统有 ext2/ext3/ext4,ext3 是有日志的 ext2 改进版,ext4 对相比 ext3 做了非常多的改进。虽然 xfs/btrfs 等文件系统有所不同,但它们只是在实现方式上不太同,再加上属于自己的特性而已。
block 的出现
硬盘最底层的读写 IO 一次是一个扇区 512 字节,如果要读写大量文件,以扇区为单位肯定很慢很消耗性能,所以硬盘使用了一个称作逻辑块的概念。逻辑块是逻辑的,由磁盘驱动器负责维护和操作,它并非是像扇区一样物理划分的。一个逻辑块的大小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扇区,每个逻辑块都有唯一的地址,称为 LBA。有了逻辑块之后,磁盘控制器对数据的操作就以逻辑块为单位,一次读写一个逻辑块,磁盘控制器知道如何将逻辑块翻译成对应的扇区并读写数据。
到了 Linux 操作系统层次,通过文件系统提供了一个也称为块的读写单元,文件系统数据块的大小一般为 1024bytes (1K) 或 2048bytes (2K) 或 4096bytes (4K)。文件系统数据块也是逻辑概念,是文件系统层次维护的,而磁盘上的逻辑数据块是由磁盘控制器维护的,文件系统的 IO 管理器知道如何将它的数据块翻译成磁盘维护的数据块地址 LBA。对于使用文件系统的 IO 操作来说,比如读写文件,这些 IO 的基本单元是文件系统上的数据块,一次读写一个文件系统数据块。比如需要读一个或多个块时,文件系统的 IO 管理器首先计算这些文件系统块对应在哪些磁盘数据块,也就是计算出 LBA,然后通知磁盘控制器要读取哪些块的数据,硬盘控制器将这些块翻译成扇区地址,然后从扇区中读取数据,再通过硬盘控制器将这些扇区数据重组写入到内存中去。
本文既然是讨论文件系统的,那么重点自然是在文件系统上而不是在磁盘上,所以后文出现的 block 均表示的是文件系统的数据块而不是磁盘维护的逻辑块。
文件系统 block 的出现使得在文件系统层面上读写性能大大提高,也大量减少了碎片。但是它的副作用是可能造成空间浪费。由于文件系统以 block 为读写单元,即使存储的文件只有 1K 大小也将占用一个 block,剩余的空间完全是浪费的。在某些业务需求下可能大量存储小文件,这会浪费大量的空间。
尽管有缺点,但是其优点足够明显,在当下硬盘容量廉价且追求性能的时代,使用 block 是一定的。
inode 的出现
如果存储的 1 个文件占用了大量的 block 读取时会如何?假如 block 大小为 1KB,仅仅存储一个 10M 的文件就需要 10240 个 block,而且这些 blocks 很可能在位置上是不连续在一起的 (不相邻),读取该文件时难道要从前向后扫描整个文件系统的块,然后找出属于该文件的块吗?显然是不应该这么做的,因为太慢太傻瓜式了。再考虑一下,读取一个只占用 1 个 block 的文件,难道只读取一个 block 就结束了吗?并不是,仍然是扫描整个文件系统的所有 block,因为它不知道什么时候扫描到,扫描到了它也不知道这个文件是不是已经完整而不需要再扫描其他的 block。
另外,每个文件都有属性 (如权限、大小、时间戳等),这些属性类的元数据存储在哪里呢?难道也和文件的数据部分存储在块中吗?如果一个文件占用多个 block 那是不是每个属于该文件的 block 都要存储一份文件元数据?但是如果不在每个 block 中存储元数据文件系统又怎么知道某一个 block 是不是属于该文件呢?但是显然,每个数据 block 中都存储一份元数据太浪费空间。
文件系统设计者当然知道这样的存储方式很不理想,所以需要优化存储方式。如何优化?对于这种类似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使用索引,通过扫描索引找到对应的数据,而且索引可以存储部分数据。
在文件系统上索引技术具体化为索引节点 (index node),在索引节点上存储的部分数据即为文件的属性元数据及其他少量信息。一般来说索引占用的空间相比其索引的文件数据而言占用的空间就小得多,扫描它比扫描整个数据要快得多,否则索引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前面所有的问题。
在文件系统上的术语中,索引节点称为 inode。在 inode 中存储了 inode 号(注,inode 中并未存储 inode num,但为了方便理解,这里暂时认为它存储了 inode 号)、文件类型、权限、文件所有者、大小、时间戳等元数据信息,最重要的是还存储了指向属于该文件 block 的指针,这样读取 inode 就可以找到属于该文件的 block,进而读取这些 block 并获得该文件的数据。由于后面还会介绍一种指针,为了方便称呼和区分,暂且将这个 inode 记录中指向文件 data block 的指针称之为 block 指针。以下是 ext2 文件系统中 inode 包含的信息示例:
Inode: 12 Type: regular Mode: 0644 Flags: 0x0
Generation: 1454951771 Version: 0x00000000:00000001
User: 0 Group: 0 Size: 5
File ACL: 0 Directory ACL: 0
Links: 1 Blockcount: 8
Fragment: Address: 0 Number: 0 Size: 0
ctime: 0x5b628db2:15e0aff4 -- Thu Aug 2 12:50:58 2018
atime: 0x5b628db2:15e0aff4 -- Thu Aug 2 12:50:58 2018
mtime: 0x5b628db2:15e0aff4 -- Thu Aug 2 12:50:58 2018
crtime: 0x5b628db2:15e0aff4 -- Thu Aug 2 12:50:58 2018
Size of extra inode fields: 28
BLOCKS:
(0):1024
TOTAL: 1
一般 inode 大小为 128 字节或 256 字节,相比那些 MB 或 GB 计算的文件数据而言小得多的多,但也要知道可能一个文件大小小于 inode 大小,例如只占用 1 个字节的文件。
bmap 出现
在向硬盘存储数据时,文件系统需要知道哪些块是空闲的,哪些块是已经占用了的。最笨的方法当然是从前向后扫描,遇到空闲块就存储一部分,继续扫描直到存储完所有数据。
优化的方法当然也可以考虑使用索引,但是仅仅 1G 的文件系统就有 1KB 的 block 共 1024*1024=1048576 个,这仅仅只是 1G,如果是 100G、500G 甚至更大呢,仅仅使用索引索引的数量和空间占用也将极大,这时就出现更高一级的优化方法:使用块位图 (bitmap 简称 bmap)。
位图只使用 0 和 1 标识对应 block 是空闲还是被占用,0 和 1 在位图中的位置和 block 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位标识第一个块,第二个位标识第二个块,依次下去直到标记完所有的 block。
考虑下为什么块位图更优化。在位图中 1 个字节 8 个位,可以标识 8 个 block。对于一个 block 大小为 1KB、容量为 1G 的文件系统而言,block 数量有 1024*1024 个,所以在位图中使用 1024*1024 个位共 1024*1024/8=131072 字节 = 128K,即 1G 的文件只需要 128 个 block 做位图就能完成一一对应。通过扫描这 100 多个 block 就能知道哪些 block 是空闲的,速度提高了非常多。
但是要注意,bmap 的优化针对的是写优化,因为只有写才需要找到空闲 block 并分配空闲 block。对于读而言,只要通过 inode 找到了 block 的位置,cpu 就能迅速计算出 block 在物理磁盘上的地址,cpu 的计算速度是极快的,计算 block 地址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那么读速度基本认为是受硬盘本身性能的影响而与文件系统无关。大多数稍大一点的文件可能都会存储在不连续的 block 上,而且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文件系统可能会有不少碎片,这时硬盘的随机读取性能直接决定读数据的速度,这也是机械硬盘速度相比固态硬盘慢的多的多的原因之一,而且固态硬盘的随机读和连续读取速度几乎是一致的,对它来说,文件系统碎片的多少并不会影响读取速度。
虽然 bmap 已经极大的优化了扫描,但是仍有其瓶颈:如果文件系统是 100G 呢?100G 的文件系统要使用 128*100=12800 个 1KB 大小的 block,这就占用了 12.5M 的空间了。试想完全扫描 12800 个很可能不连续的 block 这也是需要占用一些时间的,虽然快但是扛不住每次存储文件都要扫描带来的巨大开销。
所以需要再次优化,如何优化?简而言之就是将文件系统划分开形成块组,至于块组的介绍放在后文。
inode 表的出现
回顾下 inode 相关信息:inode 存储了 inode 号(注,同前文,inode 中并未存储 inode num)、文件属性元数据、指向文件占用的 block 的指针;每一个 inode 占用 128 字节或 256 字节。
现在又出现问题了,一个文件系统中可以说有无数多个文件,每一个文件都对应一个 inode,难道每一个仅 128 字节的 inode 都要单独占用一个 block 进行存储吗?这太浪费空间了。
所以更优的方法是将多个 inode 合并存储在 block 中,对于 128 字节的 inode,一个 block 存储 8 个 inode,对于 256 字节的 inode,一个 block 存储 4 个 inode。这就使得每个存储 inode 的块都不浪费。
在 ext 文件系统上,将这些物理上存储 inode 的 block 组合起来,在逻辑上形成一张 inode 表 (inode table) 来记录所有的 inode。
举个例子,每一个家庭都要向派出所登记户口信息,通过户口本可以知道家庭住址,而每个镇或街道的派出所将本镇或本街道的所有户口整合在一起,要查找某一户地址时,在派出所就能快速查找到。inode table 就是这里的派出所。它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再细细一思考,就能发现一个大的文件系统仍将占用大量的块来存储 inode,想要找到其中的一个 inode 记录也需要不小的开销,尽管它们已经形成了一张逻辑上的表,但扛不住表太大记录太多。那么如何快速找到 inode,这同样是需要优化的,优化的方法是将文件系统的 block 进行分组划分,每个组中都存有本组 inode table 范围、bmap 等。
imap 的出现
前面说 bmap 是块位图,用于标识文件系统中哪些 block 是空闲哪些 block 是占用的。
对于 inode 也一样,在存储文件 (Linux 中一切皆文件) 时需要为其分配一个 inode 号。但是在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后所有的 inode 号都已被事先计算好(创建文件系统时会为每个块组计算好该块组拥有哪些 inode 号),因此产生了问题:要为文件分配哪一个 inode 号呢?又如何知道某一个 inode 号是否已经被分配了呢?
既然是” 是否被占用” 的问题,使用位图是最佳方案,像 bmap 记录 block 的占用情况一样。标识 inode 号是否被分配的位图称为 inodemap 简称为 imap。这时要为一个文件分配 inode 号只需扫描 imap 即可知道哪一个 inode 号是空闲的。
imap 存在着和 bmap 和 inode table 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文件系统比较大,imap 本身就会很大,每次存储文件都要进行扫描,会导致效率不够高。同样,优化的方式是将文件系统占用的 block 划分成块组,每个块组有自己的 imap 范围。
块组的出现
前面一直提到的优化方法是将文件系统占用的 block 划分成块组 (block group),解决 bmap、inode table 和 imap 太大的问题。
在物理层面上的划分是将磁盘按柱面划分为多个分区,即多个文件系统;在逻辑层面上的划分是将文件系统划分成块组。每个文件系统包含多个块组,每个块组包含多个元数据区和数据区:元数据区就是存储 bmap、inode table、imap 等的数据;数据区就是存储文件数据的区域。注意块组是逻辑层面的概念,所以并不会真的在磁盘上按柱面、按扇区、按磁道等概念进行划分。
块组的划分
块组在文件系统创建完成后就已经划分完成了,也就是说元数据区 bmap、inode table 和 imap 等信息占用的 block 以及数据区占用的 block 都已经划分好了。那么文件系统如何知道一个块组元数据区包含多少个 block,数据区又包含多少 block 呢?
它只需确定一个数据 —— 每个 block 的大小,再根据 bmap 至多只能占用一个完整的 block 的标准就能计算出块组如何划分。如果文件系统非常小,所有的 bmap 总共都不能占用完一个 block,那么也只能空闲 bmap 的 block 了。
每个 block 的大小在创建文件系统时可以人为指定,不指定也有默认值。
假如现在 block 的大小是 1KB,一个 bmap 完整占用一个 block 能标识 1024*8=8192 个 block (当然这 8192 个 block 是数据区和元数据区共 8192 个,因为元数据区分配的 block 也需要通过 bmap 来标识)。每个 block 是 1K,每个块组是 8192K 即 8M,创建 1G 的文件系统需要划分 1024/8=128 个块组,如果是 1.1G 的文件系统呢?128+12.8=128+13=141 个块组。
每个组的 block 数目是划分好了,但是每个组设定多少个 inode 号呢?inode table 占用多少 block 呢?这需要由系统决定了,因为描述” 每多少个数据区的 block 就为其分配一个 inode 号” 的指标默认是我们不知道的,当然创建文件系统时也可以人为指定这个指标或者百分比例。见后文”inode 深入 “。
使用 dumpe2fs 可以将 ext 类的文件系统信息全部显示出来,当然 bmap 是每个块组固定一个 block 的不用显示,imap 比 bmap 更小所以也只占用 1 个 block 不用显示。
下图是一个文件系统的部分信息,在这些信息的后面还有每个块组的信息,其实这里面的很多信息都可以通过几个比较基本的元数据推导出来。
从这张表中能计算出文件系统的大小,该文件系统共 4667136 个 blocks,每个 block 大小为 4K,所以文件系统大小为 4667136*4/1024/1024=17.8GB
。
也能计算出分了多少个块组,因为每一个块组的 block 数量为 32768,所以块组的数量为 4667136/32768=142.4 即 143 个块组。由于块组从 0 开始编号,所以最后一个块组编号为 Group 142。如下图所示是最后一个块组的信息。
将上文描述的 bmap、inode table、imap、数据区的 blocks 和块组的概念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文件系统,当然这还不是完整的文件系统。完整的文件系统如下图
首先,该图中多了 Boot Block、Super Block、GDT、Reserver GDT 这几个概念。下面会分别介绍它们。
然后,图中指明了块组中每个部分占用的 block 数量,除了 superblock、bmap、imap 能确定占用 1 个 block,其他的部分都不能确定占用几个 block。
最后,图中指明了 Superblock、GDT 和 Reserved GDT 是同时出现且不一定存在于每一个块组中的,也指明了 bmap、imap、inode table 和 data blocks 是每个块组都有的。
引导块
即上图中的 Boot Block 部分,也称为 boot sector。它位于分区上的第一个块,占用 1024 字节,并非所有分区都有这个 boot sector,只有装了操作系统的主分区和装了操作系统的逻辑分区才有。里面存放的也是 boot loader,这段 boot loader 称为 VBR (主分区装操作系统时) 或 EBR (扩展分区装操作系统时),这里的 Boot loader 和 mbr 上的 boot loader 是存在交错关系的。开机启动的时候,首先加载 mbr 中的 bootloader,然后定位到操作系统所在分区的 boot serctor 上加载此处的 boot loader。如果是多系统,加载 mbr 中的 bootloader 后会列出操作系统菜单,菜单上的各操作系统指向它们所在分区的 boot sector 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但是,这种方式的操作系统菜单早已经弃之不用了,而是使用 grub 来管理启动菜单。尽管如此,在安装操作系统时,仍然有一步是选择 boot loader 安装位置的步骤。
超级块 (superblock)
既然一个文件系统会分多个块组,那么文件系统怎么知道分了多少个块组呢?每个块组又有多少 block 多少 inode 号等等信息呢?还有,文件系统本身的属性信息如各种时间戳、block 总数量和空闲数量、inode 总数量和空闲数量、当前文件系统是否正常、什么时候需要自检等等,它们又存储在哪里呢?
毫无疑问,这些信息必须要存储在 block 中。存储这些信息占用 1024 字节,所以也要一个 block,这个 block 称为超级块 (superblock),它的 block 号可能为 0 也可能为 1。如果 block 大小为 1K,则引导块正好占用一个 block,这个 block 号为 0,所以 superblock 的号为 1;如果 block 大小大于 1K,则引导块和超级块同置在一个 block 中,这个 block 号为 0。总之 superblock 的起止位置是第二个 1024 (1024-2047) 字节。
使用 df 命令读取的就是每个文件系统的 superblock,所以它的统计速度非常快。相反,用 du 命令查看一个较大目录的已用空间就非常慢,因为不可避免地要遍历整个目录的所有文件。
[root@xuexi ~]# df -hT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ext4 18G 1.7G 15G 11% /
tmpfs tmpfs 491M 0 491M 0% /dev/shm
/dev/sda1 ext4 190M 32M 149M 18% /boot
superblock 对于文件系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超级块丢失或损坏必将导致文件系统的损坏。所以旧式的文件系统将超级块备份到每一个块组中,但是这又有所空间浪费,所以 ext2 文件系统只在块组 0、1 和 3、5、7 幂次方的块组中保存超级块的信息,如 Group9、Group25 等。尽管保存了这么多的 superblock,但是文件系统只使用第一个块组即 Group0 中超级块信息来获取文件系统属性,只有当 Group0 上的 superblock 损坏或丢失才会找下一个备份超级块复制到 Group0 中来恢复文件系统。
下图是一个 ext4 文件系统的 superblock 的信息,ext 家族的文件系统都能使用 dumpe2fs -h 获取。
块组描述符表 (GDT)
既然文件系统划分了块组,那么每个块组的信息和属性元数据又保存在哪里呢?
ext 文件系统每一个块组信息使用 32 字节描述,这 32 个字节称为块组描述符,所有块组的块组描述符组成块组描述符表 GDT (group descriptor table)。
虽然每个块组都需要块组描述符来记录块组的信息和属性元数据,但是不是每个块组中都存放了块组描述符。ext 文件系统的存储方式是:将它们组成一个 GDT,并将该 GDT 存放于某些块组中,存放 GDT 的块组和存放 superblock 和备份 superblock 的块相同,也就是说它们是同时出现在某一个块组中的。读取时也总是读取 Group0 中的块组描述符表信息。
假如 block 大小为 4KB 的文件系统划分了 143 个块组,每个块组描述符 32 字节,那么 GDT 就需要 143*32=4576 字节即两个 block 来存放。这两个 GDT block 中记录了所有块组的块组信息,且存放 GDT 的块组中的 GDT 都是完全相同的。
下图是一个块组描述符的信息 (通过 dumpe2fs 获取)。
保留 GDT (Reserved GDT)
保留 GDT 用于以后扩容文件系统使用,防止扩容后块组太多,使得块组描述符超出当前存储 GDT 的 blocks。保留 GDT 和 GDT 总是同时出现,当然也就和 superblock 同时出现了。
例如前面 143 个块组使用了 2 个 block 来存放 GDT,但是此时第二个 block 还空余很多空间,当扩容到一定程度时 2 个 block 已经无法再记录块组描述符了,这时就需要分配一个或多个 Reserved GDT 的 block 来存放超出的块组描述符。
由于新增加了 GDT block,所以应该让每一个保存 GDT 的块组都同时增加这一个 GDT block,所以将保留 GDT 和 GDT 存放在同一个块组中可以直接将保留 GDT 变换为 GDT 而无需使用低效的复制手段备份到每个存放 GDT 的块组。
同理,新增加了 GDT 需要修改每个块组中 superblock 中的文件系统属性,所以将 superblock 和 Reserved GDT/GDT 放在一起又能提升效率。
如上图,除了 Data Blocks 其他的部分都解释过了。data block 是直接存储数据的 block,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数据所占用的 block 由文件对应 inode 记录中的 block 指针找到,不同的文件类型,数据 block 中存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以下是 Linux 中不同类型文件的存储方式。
- 对于常规文件,文件的数据正常存储在数据块中。
- 对于目录,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一级子目录的目录名存储在数据块中。
- 文件名和 inode 号不是存储在其自身的 inode 中,而是存储在其所在目录的 data block 中。
- 对于符号链接,如果目标路径名较短则直接保存在 inode 中以便更快地查找,如果目标路径名较长则分配一个数据块来保存。
- 设备文件、FIFO 和 socket 等特殊文件没有数据块,设备文件的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保存在 inode 中。
常规文件的存储就不解释了,下面分别解释特殊文件的存储方式。
目录文件的 data block
目录的 data block 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目录文件的数据块中存储了其下的文件名、目录名、目录本身的相对名称”.” 和上级目录的相对名称”..”,还存储了这些文件名对应的 inode 号、目录项长度 rec_len、文件名长度 name_len 和文件类型 file_type。注意到除了文件本身的 inode 记录了文件类型,其所在的目录的数据块也记录了文件类型。由于 rec_len 只能是 4 的倍数,所以需要使用”\0” 来填充 name_len 不够凑满 4 倍数的部分。至于 rec_len 具体是什么,只需知道它是一种偏移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inode table 中的 inode 自身并没有存储每个 inode 的 inode 号,它是存储在目录的 data block 中的,通过 inode 号可以计算并索引到 inode table 中该 inode 号对应的 inode 记录,可以认为这个 inode 号是一个 inode 指针 (当然,并非真的是指针,但有助于理解通过 inode 号索引找到对应 inode 的这个过程,后文将在需要的时候使用 inode 指针这个词来表示 inode 号。至此,已经知道了两种指针:一种是 inode table 中每个 inode 记录指向其对应 data block 的 block 指针,一个此处的『inode 指针』)。
除了 inode 号,目录的 data block 中还使用数字格式记录了文件类型,数字格式和文件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注意到目录的 data block 中前两行存储的是目录本身的相对名称”.” 和上级目录的相对名称”..”,它们实际上是目录本身的硬链接和上级目录的硬链接。硬链接的本质后面说明。
如何根据 inode 号找到 inode
前面提到过,inode 结构自身并没有保存 inode 号(同样,也没有保存文件名),那么 inode 号保存在哪里呢?目录的 data block 中保存了该目录中每个文件的 inode 号。
另一个问题,既然 inode 中没有 inode 号,那么如何根据目录 data block 中的 inode 号找到 inode table 中对应的 inode 呢?
实际上,只要有了 inode 号,就可以计算出 inode 表中对应该 inode 号的 inode 结构。在创建文件系统的时候,每个块组中的起始 inode 号以及 inode table 的起始地址都已经确定了,所以只要知道 inode 号,就能知道这个 inode 号和该块组起始 inode 号的偏移数量,再根据每个 inode 结构的大小 (256 字节或其它大小),就能计算出来对应的 inode 结构。
所以,目录的 data block 中的 inode number 和 inode table 中的 inode 是通过计算的方式一一映射起来的。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目录 data block 中的 inode number 是找到 inode table 中对应 inode 记录的唯一方式。
考虑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目录 data block 的记录已经删除,但是该记录对应的 inode 结构仍然存在于 inode table 中。这种 inode 称为孤儿 inode(orphan inode):存在于 inode table 中,但却无法再索引到它。因为目录中已经没有该 inode 对应的文件记录了,所以其它进程将无法找到该 inode,也就无法根据该 inode 找到该文件之前所占用的 data block,这正是创建便删除所实现的真正临时文件,该临时文件只有当前进程和子进程才能访问。
符号链接存储方式
符号链接即为软链接,类似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快捷方式,它的作用是指向原文件或目录。
软链接之所以也被称为特殊文件的原因是:它一般情况下不占用 data block,仅仅通过它对应的 inode 记录就能将其信息描述完成;符号链接的大小是其指向目标路径占用的字符个数,例如某个符号链接的指向方式为”rmt –> ../sbin/rmt”,则其文件大小为 11 字节;只有当符号链接指向的目标的路径名较长 (60 个字节) 时文件系统才会划分一个 data block 给它;它的权限如何也不重要,因它只是一个指向原文件的” 工具”,最终决定是否能读写执行的权限由原文件决定,所以很可能 ls -l 查看到的符号链接权限为 777。
注意,软链接的 block 指针存储的是目标文件名。也就是说,链接文件的一切都依赖于其目标文件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 /mnt 的软链接 /tmp/mnt 在 /mnt 挂载文件系统后,通过软链接就能进入 /mnt 所挂载的文件系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目标文件名”/mnt” 并没有改变。
例如以下筛选出了 /etc/ 下的符号链接,注意观察它们的权限和它们占用的空间大小。
[root@xuexi ~]# ll /etc/ | grep '^l'
lrwxrwxrwx. 1 root root 56 Feb 18 2016 favicon.png -> /usr/share/icons/hicolor/16x16/apps/system-logo-icon.png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2 Feb 18 2016 grub.conf -> ../boot/grub/grub.conf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1 Feb 18 2016 init.d -> rc.d/init.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Feb 18 2016 rc -> rc.d/rc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Feb 18 2016 rc0.d -> rc.d/rc0.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Feb 18 2016 rc1.d -> rc.d/rc1.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Feb 18 2016 rc2.d -> rc.d/rc2.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Feb 18 2016 rc3.d -> rc.d/rc3.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Feb 18 2016 rc4.d -> rc.d/rc4.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Feb 18 2016 rc5.d -> rc.d/rc5.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Feb 18 2016 rc6.d -> rc.d/rc6.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3 Feb 18 2016 rc.local -> rc.d/rc.local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5 Feb 18 2016 rc.sysinit -> rc.d/rc.sysini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4 Feb 18 2016 redhat-release -> centos-release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1 Apr 10 2016 rmt -> ../sbin/rm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4 Feb 18 2016 system-release -> centos-release
设备文件、FIFO、套接字文件
关于这 3 种文件类型的文件只需要通过 inode 就能完全保存它们的信息,它们不占用任何数据块,所以它们是特殊文件。
设备文件的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也保存在 inode 中。以下是 /dev/ 下的部分设备信息。注意到它们的第 5 列和第 6 列信息,它们分别是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主设备号标识每一种设备的类型,次设备号标识同种设备类型的不同编号;也注意到这些信息中没有大小的信息,因为设备文件不占用数据块所以没有大小的概念。
[root@xuexi ~]# ll /dev | tail
crw-rw---- 1 vcsa tty 7, 129 Oct 7 21:26 vcsa1
crw-rw---- 1 vcsa tty 7, 130 Oct 7 21:27 vcsa2
crw-rw---- 1 vcsa tty 7, 131 Oct 7 21:27 vcsa3
crw-rw---- 1 vcsa tty 7, 132 Oct 7 21:27 vcsa4
crw-rw---- 1 vcsa tty 7, 133 Oct 7 21:27 vcsa5
crw-rw---- 1 vcsa tty 7, 134 Oct 7 21:27 vcsa6
crw-rw---- 1 root root 10, 63 Oct 7 21:26 vga_arbiter
crw------- 1 root root 10, 57 Oct 7 21:26 vmci
crw-rw-rw- 1 root root 10, 56 Oct 7 21:27 vsock
crw-rw-rw- 1 root root 1, 5 Oct 7 21:26 zero
每个文件都有一个 inode,在将 inode 关联到文件后系统将通过 inode 号来识别文件,而不是文件名。并且访问文件时将先找到 inode,通过 inode 中记录的 block 位置找到该文件。
硬链接
虽然每个文件都有一个 inode,但是存在一种可能:多个文件的 inode 相同,也就即 inode 号、元数据、block 位置都相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能够想象这些 inode 相同的文件使用的都是同一条 inode 记录,所以代表的都是同一个文件,这些文件所在目录的 data block 中的 inode 号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各 inode 号对应的文件名互不相同而已。这种 inode 相同的文件在 Linux 中被称为” 硬链接”。
硬链接文件的 inode 都相同,每个文件都有一个” 硬链接数” 的属性,使用 ls -l 的第二列就是被硬链接数,它表示的就是该文件有几个硬链接。
[root@xuexi ~]# ls -l
total 48
drwxr-xr-x 5 root root 4096 Oct 15 18:07 700
-rw-------. 1 root root 1082 Feb 18 2016 anaconda-ks.cfg
-rw-r--r-- 1 root root 399 Apr 29 2016 Identity.pub
-rw-r--r--. 1 root root 21783 Feb 18 2016 install.log
-rw-r--r--. 1 root root 6240 Feb 18 2016 install.log.syslog
例如下图描述的是 dir1 目录中的文件 name1 及其硬链接 dir2/name2,右边分别是它们的 inode 和 data block。这里也看出了硬链接文件之间唯一不同的就是其所在目录中的记录不同。注意下图中有一列 Link Count 就是标记硬链接数的属性。
每创建一个文件的硬链接,实质上是多一个指向该 inode 记录的 inode 指针,并且硬链接数加 1。
删除文件的实质是删除该文件所在目录 data block 中的对应的 inode 行,所以也是减少硬链接次数,由于 block 指针是存储在 inode 中的,所以不是真的删除数据,如果仍有其他 inode 号链接到该 inode,那么该文件的 block 指针仍然是可用的。当硬链接次数为 1 时再删除文件就是真的删除文件了,此时 inode 记录中 block 指针也将被删除。
不能跨分区创建硬链接,因为不同文件系统的 inode 号可能会相同,如果允许创建硬链接,复制到另一个分区时 inode 可能会和此分区已使用的 inode 号冲突。
硬链接只能对文件创建,无法对目录创建硬链接。之所以无法对目录创建硬链接,是因为文件系统已经把每个目录的硬链接创建好了,它们就是相对路径中的”.” 和”..”,分别标识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和上级目录的硬链接。每一个目录中都会包含这两个硬链接,它包含了两个信息:(1) 一个没有子目录的目录文件的硬链接数是 2,其一是目录本身,即该目录 datablock 中的”.”,其二是其父目录 datablock 中该目录的记录,这两者都指向同一个 inode 号;(2) 一个包含子目录的目录文件,其硬链接数是 2 + 子目录数,因为每个子目录都关联一个父目录的硬链接”..”。很多人在计算目录的硬链接数时认为由于包含了”.” 和”..”,所以空目录的硬链接数是 2,这是错误的,因为”..” 不是本目录的硬链接。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目录应该纳入考虑,即”/“目录,它自身是一个文件系统的入口,是自引用 (下文中会解释自引用) 的,所以”/“目录下的”.” 和”..” 的 inode 号相同,它自身不占用硬链接,因为其 datablock 中只记录 inode 号相同的”.” 和”..”,不再像其他目录一样还记录一个名为”/“的目录,所以”/“的硬链接数也是 2 + 子目录数,但这个 2 是”.” 和”..” 的结果。
[root@xuexi ~]# ln /tmp /mydata
ln: `/tmp': hard link not allowed for directory
为什么文件系统自己创建好了目录的硬链接就不允许人为创建呢?从”.” 和”..” 的用法上考虑,如果当前目录为 /usr,我们可以使用”./local” 来表示 /usr/local,但是如果我们人为创建了 /usr 目录的硬链接 /tmp/husr,难道我们也要使用”/tmp/husr/local” 来表示 /usr/local 吗?这其实已经是软链接的作用了。若要将其认为是硬链接的功能,这必将导致硬链接维护的混乱。
不过,通过 mount 工具的”–bind” 选项,可以将一个目录挂载到另一个目录下,实现伪” 硬链接”,它们的内容和 inode 号是完全相同的。
硬链接的创建方法:ln file_target link_name
。
软链接
软链接就是字符链接,链接文件默认指的就是字符链接文件 (注意不是字符设备),使用”l” 表示其类型。
硬链接不能跨文件系统创建,否则 inode 号可能会冲突。于是实现了软链接以便跨文件系统建立链接。既然是跨文件系统,那么软链接必须得有自己的 inode 号。
软链接在功能上等价与 Windows 系统中的快捷方式,它指向原文件,原文件损坏或消失,软链接文件就损坏。可以认为软链接 inode 记录中的指针内容是目标路径的字符串。
创建方式:ln –s source_file softlink_name
,记住是 source_file<--link_name
的指向关系 (反箭头),以前我老搞错位置。
查看软链接的值:readlink softlink_name
在设置软链接的时候,source_file 虽然不要求是绝对路径,但建议给绝对路径。是否还记得软链接文件的大小?它是根据软链接所指向路径的字符数计算的,例如某个符号链接的指向方式为”rmt –> ../sbin/rmt”,它的文件大小为 11 字节,也就是说只要建立了软链接后,软链接的指向路径是不会改变的,仍然是”../sbin/rmt”。如果此时移动软链接文件本身,它的指向是不会改变的,仍然是 11 个字符的”../sbin/rmt”,但此时该软链接父目录下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sbin/rmt,也就是说此时该软链接是一个被破坏的软链接。
inode 大小和划分
inode 大小为 128 字节的倍数,最小为 128 字节。它有默认值大小,它的默认值由 /etc/mke2fs.conf 文件中指定。不同的文件系统默认值可能不同。
[root@xuexi ~]# cat /etc/mke2fs.conf
[defaults]
base_features = sparse_super,filetype,resize_inode,dir_index,ext_attr
enable_periodic_fsck = 1
blocksize = 4096
inode_size = 256
inode_ratio = 16384
[fs_types]
ext3 = {
features = has_journal
}
ext4 = {
features = has_journal,extent,huge_file,flex_bg,uninit_bg,dir_nlink,extra_isize
inode_size = 256
}
同样观察到这个文件中还记录了 blocksize 的默认值和 inode 分配比率 inode_ratio。inode_ratio=16384 表示每 16384 个字节即 16KB 就分配一个 inode 号,由于默认 blocksize=4KB,所以每 4 个 block 就分配一个 inode 号。当然分配的这些 inode 号只是预分配,并不真的代表会全部使用,毕竟每个文件才会分配一个 inode 号。但是分配的 inode 自身会占用 block,而且其自身大小 256 字节还不算小,所以 inode 号的浪费代表着空间的浪费。
既然知道了 inode 分配比率,就能计算出每个块组分配多少个 inode 号,也就能计算出 inode table 占用多少个 block。
如果文件系统中大量存储电影等大文件,inode 号就浪费很多,inode 占用的空间也浪费很多。但是没办法,文件系统又不知道你这个文件系统是用来存什么样的数据,多大的数据,多少数据。
当然 inode size、inode 分配比例、block size 都可以在创建文件系统的时候人为指定。
ext 文件系统预留的 inode 号
Ext 预留了一些 inode 做特殊特性使用,如下:某些可能并非总是准确,具体的 inode 号对应什么文件可以使用”find /-inum NUM” 查看。
Ext4的特殊inode
Inode号 用途
0 不存在0号inode,可用于标识目录data block中已删除的文件
1 虚拟文件系统,如/proc和/sys
2 根目录 # 注意此行
3 ACL索引
4 ACL数据
5 Boot loader
6 未删除的目录
7 预留的块组描述符inode
8 日志inode
11 第一个非预留的inode,通常是lost+found目录
所以在 ext4 文件系统的 dumpe2fs 信息中,能观察到 fisrt inode 号可能为 11 也可能为 12。
并且注意到”/“的 inode 号为 2,这个特性在文件访问时会用上。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文件系统都会分配自己的 inode 号,不同文件系统之间是可能会出现使用相同 inode 号文件的。例如:
[root@xuexi ~]# find / -ignore_readdir_race -inum 2 -ls
2 4 dr-xr-xr-x 22 root root 4096 Jun 9 09:56 /
2 2 dr-xr-xr-x 5 root root 1024 Feb 25 11:53 /boot
2 0 c--------- 1 root root Jun 7 02:13 /dev/pts/ptmx
2 0 -rw-r--r-- 1 root root 0 Jun 6 18:13 /proc/sys/fs/binfmt_misc/status
2 0 drwxr-xr-x 3 root root 0 Jun 6 18:13 /sys/fs
从结果中可见,除了根的 Inode 号为 2,还有几个文件的 inode 号也是 2,它们都属于独立的文件系统,有些是虚拟文件系统,如 /proc 和 /sys。
ext2/3 的 inode 直接、间接寻址
前文说过,inode 中保存了 blocks 指针,但是一条 inode 记录中能保存的指针数量是有限的,否则就会超出 inode 大小 (128 字节或 256 字节)。
在 ext2 和 ext3 文件系统中,一个 inode 中最多只能有 15 个指针,每个指针使用 i_block [n] 表示。
前 12 个指针 i_block [0] 到 i_block [11] 是直接寻址指针,每个指针指向一个数据区的 block。如下图所示。
第 13 个指针 i_block [12] 是一级间接寻址指针,它指向一个仍然存储了指针的 block 即 i_block [12] –> Pointerblock –> datablock。
第 14 个指针 i_block [13] 是二级间接寻址指针,它指向一个仍然存储了指针的 block,但是这个 block 中的指针还继续指向其他存储指针的 block,即 i_block [13] –> Pointerblock1 –> PointerBlock2 –> datablock。
第 15 个指针 i_block [14] 是三级间接寻址指针,它指向一个任然存储了指针的 block,这个指针 block 下还有两次指针指向。即 i_block [13] –> Pointerblock1 –> PointerBlock2 –> PointerBlock3 –> datablock。
其中由于每个指针大小为 4 字节,所以每个指针 block 能存放的指针数量为 BlockSize/4byte。例如 blocksize 为 4KB,那么一个 Block 可以存放 4096/4=1024 个指针。
如下图。
为什么要分间接和直接指针呢?如果一个 inode 中 15 个指针全是直接指针,假如每个 block 的大小为 1KB,那么 15 个指针只能指向 15 个 block 即 15KB 的大小,由于每个文件对应一个 inode 号,所以就限制了每个文件最大为 15*1=15KB,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如果存储大于 15KB 的文件而又不太大的时候,就占用一级间接指针 i_block [12],这时可以存放指针数量为 1024/4+12=268,所以能存放 268KB 的文件。
如果存储大于 268K 的文件而又不太大的时候,就继续占用二级指针 i_block [13],这时可以存放指针数量为 [1024/4]^2+1024/4+12=65804,所以能存放 65804KB=64M 左右的文件。
如果存放的文件大于 64M,那么就继续使用三级间接指针 i_block [14],存放的指针数量为 [1024/4]^3+[1024/4]^2+[1024/4]+12=16843020 个指针,所以能存放 16843020KB=16GB 左右的文件。
如果 blocksize=4KB 呢?那么最大能存放的文件大小为 ([4096/4]^3+[4096/4]^2+[4096/4]+12)*4/1024/1024/1024=4T 左右。
当然这样计算出来的不一定就是最大能存放的文件大小,它还受到另一个条件的限制。这里的计算只是表明一个大文件是如何寻址和分配的。
其实看到这里的计算数值,就知道 ext2 和 ext3 对超大文件的存取效率是低下的,它要核对太多的指针,特别是 4KB 大小的 blocksize 时。而 ext4 针对这一点就进行了优化,ext4 使用 extent 的管理方式取代 ext2 和 ext3 的块映射,大大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碎片。
在 Linux 上执行删除、复制、重命名、移动等操作时,它们是怎么进行的呢?还有访问文件时是如何找到它的呢?其实只要理解了前文中介绍的几个术语以及它们的作用就很容易知道文件操作的原理了。
注:在这一小节所解释的都是在单个文件系统下的行为,在多个文件系统中如何请看下一个小节:多文件系统关联。
读取文件
当执行 cat /var/log/messages
命令在系统内部进行了什么样的步骤呢?该命令能被成功执行涉及了 cat 命令的寻找、权限判断以及 messages 文件的寻找和权限判断等等复杂的过程。这里只解释和本节内容相关的如何寻找到被 cat 的 /var/log/messages 文件。
- 找到根文件系统的块组描述符表所在的 blocks,读取 GDT (已在内存中) 找到 inode table 的 block 号。
因为 GDT 总是和 superblock 在同一个块组,而 superblock 总是在分区的第 1024-2047 个字节,所以很容易就知道第一个 GDT 所在的块组以及 GDT 在这个块组中占用了哪些 block。
其实 GDT 早已经在内存中了,在系统开机的时候会挂载根文件系统,挂载的时候就已经将所有的 GDT 放进内存中。
- 在 inode table 的 block 中定位到根”/“的 inode,找出”/“指向的 data block。
前文说过,ext 文件系统预留了一些 inode 号,其中”/“的 inode 号为 2,所以可以根据 inode 号直接定位根目录文件的 data block。
- 在”/“的 datablock 中记录了 var 目录名和 var 的 inode 号,找到该 inode 记录,inode 记录中存储了指向 var 的 block 指针,所以也就找到了 var 目录文件的 data block。
通过 var 目录的 inode 号,可以寻找到 var 目录的 inode 记录,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还需要知道该 inode 记录所在的块组以及所在的 inode table,所以需要读取 GDT,同样,GDT 已经缓存到了内存中。
- 在 var 的 data block 中记录了 log 目录名和其 inode 号,通过该 inode 号定位到该 inode 所在的块组及所在的 inode table,并根据该 inode 记录找到 log 的 data block。
- 在 log 目录文件的 data block 中记录了 messages 文件名和对应的 inode 号,通过该 inode 号定位到该 inode 所在的块组及所在的 inode table,并根据该 inode 记录找到 messages 的 data block。
- 最后读取 messages 对应的 datablock。
将上述步骤中 GDT 部分的步骤简化后比较容易理解。如下:找到 GDT–> 找到”/“的 inode–> 找到 / 的数据块读取 var 的 inode–> 找到 var 的数据块读取 log 的 inode–> 找到 log 的数据块读取 messages 的 inode–> 找到 messages 的数据块并读取它们。
当然,在每次定位到 inode 记录后,都会先将 inode 记录加载到内存中,然后查看权限,如果权限允许,将根据 block 指针找到对应的 data block。
删除、重命名和移动文件
注意这里是不跨越文件系统的操作行为。
- 删除文件分为普通文件和目录文件,知道了这两种类型的文件的删除原理,就知道了其他类型特殊文件的删除方法。
对于删除普通文件:(1) 找到文件的 inode 和 data block (根据前一个小节中的方法寻找);(2) 将 inode table 中该 inode 记录中的 data block 指针删除;(3) 在 imap 中将该文件的 inode 号标记为未使用;(4) 在其所在目录的 data block 中将该文件名所在的记录行删除,删除了记录就丢失了指向 inode 的指针(实际上不是真的删除,直接删除的话会在目录 data block 的数据结构中产生空洞,所以实际的操作是将待删除文件的 inode 号设置为特殊的值 0,这样下次新建文件时就可以重用该行记录);(5) 将 bmap 中 data block 对应的 block 号标记为未使用(对于 ext 文件系统,这个步骤可能会导致删除大文件时间较久,资源消耗较多,对于其它文件系统,则视情况而定)。
对于删除目录文件:找到目录和目录下所有文件、子目录、子文件的 inode 和 data block;在 imap 中将这些 inode 号标记为未使用;将 bmap 中将这些文件占用的 block 号标记为未使用;在该目录的父目录的 data block 中将该目录名所在的记录行删除。需要注意的是,删除父目录 data block 中的记录是最后一步,如果该步骤提前,将报目录非空的错误,因为在该目录中还有文件占用。
关于上面的 (2)-(5):当 (2) 中删除 data block 指针后,将无法再找到这个文件的数据;当 (3) 标记 inode 号未使用,表示该 inode 号可以被后续的文件重用;当 (4) 删除目录 data block 中关于该文件的记录,真正的删除文件,外界再也定位也无法看到这个文件了;当 (5) 标记 data block 为未使用后,表示开始释放空间,这些 data block 可以被其他文件重用。
注意,在第 (5) 步之前,由于 data block 还未被标记为未使用,在 superblock 中仍然认为这些 data block 是正在使用中的。这表示尽管文件已经被删除了,但空间却还没有释放,df 也会将其统计到已用空间中 (df 是读取 superblock 中的数据块数量,并计算转换为空间大小)。
什么时候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当一个进程正在引用文件时将该文件删除,就会出现文件已删除但空间未释放的情况。这时步骤已经进行到 (4),外界无法再找到该文件,但由于进程在加载该文件时已经获取到了该文件所有的 data block 指针,该进程可以获取到该文件的所有数据,但却暂时不会释放该文件空间。直到该进程结束,文件系统才将未执行的步骤 (5) 继续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 du 的统计结果比 df 小的原因,关于 du 和 df 统计结果的差别,详细内容见:详细分析 du 和 df 的统计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 重命名文件分为同目录内重命名和非同目录内重命名。非同目录内重命名实际上是移动文件的过程,见下文。
同目录内重命名文件的动作仅仅只是修改所在目录 data block 中该文件记录的文件名部分,不是删除再重建的过程。
如果重命名时有文件名冲突 (该目录内已经存在该文件名),则提示是否覆盖。覆盖的过程是覆盖目录 data block 中冲突文件的记录。例如 /tmp/ 下有 a.txt 和 a.log,若将 a.txt 重命名为 a.log,则提示覆盖,若选择覆盖,则 /tmp 的 data block 中关于 a.log 的记录被覆盖。
- 移动文件
同文件系统下移动文件实际上是修改目标文件所在目录的 data block,向其中添加一行指向 inode table 中待移动文件的 inode 记录,如果目标路径下有同名文件,则会提示是否覆盖,实际上是覆盖目录 data block 中冲突文件的记录,由于同名文件的 inode 记录指针被覆盖,所以无法再找到该文件的 data block,也就是说该文件被标记为删除 (如果多个硬链接数,则另当别论)。
所以在同文件系统内移动文件相当快,仅仅在所在目录 data block 中添加或覆盖了一条记录而已。也因此,移动文件时,文件的 inode 号是不会改变的。
对于不同文件系统内的移动,相当于先复制再删除的动作。见后文。
关于文件移动,在 Linux 环境下有一个非常经典网上却又没任何解释的问题:/tmp/a/a 能覆盖为 /tmp/a 吗?答案是不能,但 windows 能。为什么不能?见 mv 的一个经典问题 (mv 的本质)。
存储和复制文件
- 对于文件存储
- (1). 读取 GDT,找到各个 (或部分) 块组 imap 中未使用的 inode 号,并为待存储文件分配 inode 号;
- (2). 在 inode table 中完善该 inode 号所在行的记录;
- (3). 在目录的 data block 中添加一条该文件的相关记录;
- (4). 将数据填充到 data block 中。
- 注意,填充到 data block 中的时候会调用 block 分配器:一次分配 4KB 大小的 block 数量,当填充完 4KB 的 data block 后会继续调用 block 分配器分配 4KB 的 block,然后循环直到填充完所有数据。也就是说,如果存储一个 100M 的文件需要调用 block 分配器 100*1024/4=25600 次。
- 另一方面,在 block 分配器分配 block 时,block 分配器并不知道真正有多少 block 要分配,只是每次需要分配时就分配,在每存储一个 data block 前,就去 bmap 中标记一次该 block 已使用,它无法实现一次标记多个 bmap 位。这一点在 ext4 中进行了优化。
- (5) 填充完之后,去 inode table 中更新该文件 inode 记录中指向 data block 的寻址指针。
- 对于复制,完全就是另一种方式的存储文件。步骤和存储文件的步骤一样。
在单个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操作和多文件系统中的操作有所不同。本文将对此做出非常详细的说明。
根文件系统的特殊性
这里要明确的是,任何一个文件系统要在 Linux 上能正常使用,必须挂载在某个已经挂载好的文件系统中的某个目录下,例如 /dev/cdrom 挂载在 /mnt 上,/mnt 目录本身是在”/“文件系统下的。而且任意文件系统的一级挂载点必须是在根文件系统的某个目录下,因为只有”/“是自引用的。这里要说明挂载点的级别和自引用的概念。
假如 /dev/sdb1 挂载在 /mydata 上,/dev/cdrom 挂载在 /mydata/cdrom 上,那么 /mydata 就是一级挂载点,此时 /mydata 已经是文件系统 /dev/sdb1 的入口了,而 /dev/cdrom 所挂载的目录 /mydata/cdrom 是文件系统 /dev/sdb1 中的某个目录,那么 /mydata/cdrom 就是二级挂载点。一级挂载点必须在根文件系统下,所以可简述为:文件系统 2 挂载在文件系统 1 中的某个目录下,而文件系统 1 又挂载在根文件系统中的某个目录下。
再解释自引用。首先要说的是,自引用的只能是文件系统,而文件系统表现形式是一个目录,所以自引用是指该目录的 data block 中,”.” 和”..” 的记录中的 inode 号都对应 inode table 中同一个 inode 记录,所以它们 inode 号是相同的,即互为硬链接。而根文件系统是唯一可以自引用的文件系统。
[root@xuexi /]# ll -ai /
total 102
2 dr-xr-xr-x. 22 root root 4096 Jun 6 18:13 .
2 dr-xr-xr-x. 22 root root 4096 Jun 6 18:13 ..
由此也能解释 cd /. 和 cd /.. 的结果都还是在根下,这是自引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root@xuexi tmp]# cd /.
[root@xuexi /]#
[root@xuexi tmp]# cd /..
[root@xuexi /]#
注意,根目录下的”.” 和”..” 都是”/“目录的硬链接,且其 datablock 中不记录名为”/“的条目,因此除去根目录下子目录数后的硬链接数为 2。
[root@server2 tmp]# a=$(ls -ld / | awk '{print $2}')
[root@server2 tmp]# b=$(ls -l / | grep "^d" |wc -l)
[root@server2 tmp]# echo $((a - b))
2
挂载文件系统的细节
挂载文件系统到某个目录下,例如”mount /dev/cdrom/mnt”,挂载成功后 /mnt 目录中的文件全都暂时不可见了,且挂载后权限和所有者 (如果指定允许普通用户挂载) 等的都改变了,知道为什么吗?
下面就以通过”mount /dev/cdrom/mnt” 为例,详细说明挂载过程中涉及的细节。
在将文件系统 /dev/cdrom (此处暂且认为它是文件系统) 挂载到挂载点 /mnt 之前,挂载点 /mnt 是根文件系统中的一个目录,”/“的 data block 中记录了 /mnt 的一些信息,其中包括 inode 号 inode_n,而在 inode table 中,/mnt 对应的 inode 记录中又存储了 block 指针 block_n,此时这两个指针还是普通的指针。
当文件系统 /dev/cdrom 挂载到 /mnt 上后,/mnt 此时就已经成为另一个文件系统的入口了,因此它需要连接两边文件系统的 inode 和 data block。但是如何连接呢?如下图。
在根文件系统的 inode table 中,为 /mnt 重新分配一个 inode 记录 m,该记录的 block 指针 block_m 指向文件系统 /dev/cdrom 中的 data block。既然为 /mnt 分配了新的 inode 记录 m,那么在”/“目录的 data block 中,也需要修改其 inode 指针为 inode_m 以指向 m 记录。同时,原来 inode table 中的 inode 记录 n 就被标记为暂时不可用。
block_m 指向的是文件系统 /dev/cdrom 的 data block,所以严格说起来,除了 /mnt 的元数据信息即 inode 记录 m 还在根文件系统上,/mnt 的 data block 已经是在 /dev/cdrom 中的了。这就是挂载新文件系统后实现的跨文件系统,它将挂载点的元数据信息和数据信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上。
挂载完成后,将在 /proc/self/{mounts,mountstats,mountinfo} 这三个文件中写入挂载记录和相关的挂载信息,并会将 /proc/self/mounts 中的信息同步到 /etc/mtab 文件中,当然,如果挂载时加了 - n 参数,将不会同步到 /etc/mtab。
而卸载文件系统,其实质是移除临时新建的 inode 记录 (当然,在移除前会检查是否正在使用) 及其指针,并将指针指回原来的 inode 记录,这样 inode 记录中的 block 指针也就同时生效而找回对应的 data block 了。由于卸载只是移除 inode 记录,所以使用挂载点和文件系统都可以实现卸载,因为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
下面是分析或结论。
(1). 挂载点挂载时的 inode 记录是新分配的。
# 挂载前挂载点/mnt的inode号
[root@server2 tmp]# ll -id /mnt
100663447 drwxr-xr-x. 2 root root 6 Aug 12 2015 /mnt
[root@server2 tmp]# mount /dev/cdrom /mnt
# 挂载后挂载点的inode号
[root@server2 tmp]# ll -id /mnt
1856 dr-xr-xr-x 8 root root 2048 Dec 10 2015 mnt
由此可以验证,inode 号确实是重新分配的。
(2). 挂载后,挂载点的内容将暂时不可见、不可用,卸载后文件又再次可见、可用。
# 在挂载前,向挂载点中创建几个文件
[root@server2 tmp]# touch /mnt/a.txt
[root@server2 tmp]# mkdir /mnt/abcdir
# 挂载
[root@server2 tmp]# mount /dev/cdrom /mnt
# 挂载后,挂载点中将找不到刚创建的文件
[root@server2 tmp]# ll /mnt
total 636
-r--r--r-- 1 root root 14 Dec 10 2015 CentOS_BuildTag
dr-xr-xr-x 3 root root 2048 Dec 10 2015 EFI
-r--r--r-- 1 root root 215 Dec 10 2015 EULA
-r--r--r-- 1 root root 18009 Dec 10 2015 GPL
dr-xr-xr-x 3 root root 2048 Dec 10 2015 images
dr-xr-xr-x 2 root root 2048 Dec 10 2015 isolinux
dr-xr-xr-x 2 root root 2048 Dec 10 2015 LiveOS
dr-xr-xr-x 2 root root 612352 Dec 10 2015 Packages
dr-xr-xr-x 2 root root 4096 Dec 10 2015 repodata
-r--r--r-- 1 root root 1690 Dec 10 2015 RPM-GPG-KEY-CentOS-7
-r--r--r-- 1 root root 1690 Dec 10 2015 RPM-GPG-KEY-CentOS-Testing-7
-r--r--r-- 1 root root 2883 Dec 10 2015 TRANS.TBL
# 卸载后,挂载点/mnt中的文件将再次可见
[root@server2 tmp]# umount /mnt
[root@server2 tmp]# ll /mnt
total 0
drwxr-xr-x 2 root root 6 Jun 9 08:18 abcdir
-rw-r--r-- 1 root root 0 Jun 9 08:18 a.txt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挂载文件系统后,挂载点原来的 inode 记录暂时被标记为不可用,关键是没有指向该 inode 记录的 inode 指针了。在卸载文件系统后,又重新启用挂载点原来的 inode 记录,”/“目录下的 mnt 的 inode 指针又重新指向该 inode 记录。
(3). 挂载后,挂载点的元数据和 data block 是分别存放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
(4). 挂载点即使在挂载后,也还是属于源文件系统的文件。
多文件系统操作关联
假如下图中的圆代表一块硬盘,其中划分了 3 个区即 3 个文件系统。其中根是根文件系统,/mnt 是另一个文件系统 A 的入口,A 文件系统挂载在 /mnt 上,/mnt/cdrom 也是一个文件系统 B 的入口,B 文件系统挂载在 /mnt/cdrom 上。每个文件系统都维护了一些 inode table,这里假设图中的 inode table 是每个文件系统所有块组中的 inode table 的集合表。
如何读取 /var/log/messages 呢?这是和”/“在同一个文件系统的文件读取,在前面单文件系统中已经详细说明了。
但如何读取 A 文件系统中的 /mnt/a.log 呢?首先,从根文件系统找到 /mnt 的 inode 记录,这是单文件系统内的查找;然后根据此 inode 记录的 block 指针,定位到 /mnt 的 data block 中,这些 block 是 A 文件系统的 data block;然后从 /mnt 的 data block 中读取 a.log 记录,并根据 a.log 的 inode 指针定位到 A 文件系统的 inode table 中对应 a.log 的 inode 记录;最后从此 inode 记录的 block 指针找到 a.log 的 data block。至此,就能读取到 /mnt/a.log 文件的内容。
下图能更完整的描述上述过程。
那么又如何读取 /mnt/cdrom 中的 /mnt/cdrom/a.rpm 呢?这里 cdrom 代表的文件系统 B 挂载点位于 /mnt 下,所以又多了一个步骤。先找到”/“,再找到根中的 mnt,进入到 mnt 文件系统中,找到 cdrom 的 data block,再进入到 cdrom 找到 a.rpm。也就是说,mnt 目录文件存放位置是根,cdrom 目录文件存放位置是 mnt,最后 a.rpm 存放的位置才是 cdrom。
继续完善上图。如下。
相比 ext2 文件系统,ext3 多了一个日志功能。
在 ext2 文件系统中,只有两个区:数据区和元数据区。如果正在向 data block 中填充数据时突然断电,那么下一次启动时就会检查文件系统中数据和状态的一致性,这段检查和修复可能会消耗大量时间,甚至检查后无法修复。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文件系统在突然断电后,它不知道上次正在存储的文件的 block 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所以它会扫描整个文件系统进行排除 (也许是这样检查的吧)。
而在创建 ext3 文件系统时会划分三个区:数据区、日志区和元数据区。每次存储数据时,先在日志区中进行 ext2 中元数据区的活动,直到文件存储完成后标记上 commit 才将日志区中的数据转存到元数据区。当存储文件时突然断电,下一次检查修复文件系统时,只需要检查日志区的记录,将 bmap 对应的 data block 标记为未使用,并把 inode 号标记未使用,这样就不需要扫描整个文件系统而耗费大量时间。
虽说 ext3 相比 ext2 多了一个日志区转写元数据区的动作而导致 ext3 相比 ext2 性能要差一点,特别是写众多小文件时。但是由于 ext3 其他方面的优化使得 ext3 和 ext2 性能几乎没有差距。
回顾前面关于 ext2 和 ext3 文件系统的存储格式,它使用 block 为存储单元,每个 block 使用 bmap 中的位来标记是否空闲,尽管使用划分块组的方法优化提高了效率,但是一个块组内部仍然使用 bmap 来标记该块组内的 block。对于一个巨大的文件,扫描整个 bmap 都将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另外在 inode 寻址方面,ext2/3 使用直接和间接的寻址方式,对于三级间接指针,可能要遍历的指针数量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ext4 文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在 ext3 的基础上使用区 (extent,或称为段) 的概念来管理。一个 extent 尽可能的包含物理上连续的一堆 block。inode 寻址方面也一样使用区段树的方式进行了改进。
默认情况下,EXT4 不再使用 EXT3 的 block mapping 分配方式 ,而改为 Extent 方式分配。
以下是 ext4 文件系统中一个文件的 inode 属性示例,注意最后两行的 EXTENTS。
Inode: 12 Type: regular Mode: 0644 Flags: 0x80000
Generation: 476513974 Version: 0x00000000:00000001
User: 0 Group: 0 Size: 11
File ACL: 0 Directory ACL: 0
Links: 1 Blockcount: 8
Fragment: Address: 0 Number: 0 Size: 0
ctime: 0x5b628ca0:491d6224 -- Thu Aug 2 12:46:24 2018
atime: 0x5b628ca0:491d6224 -- Thu Aug 2 12:46:24 2018
mtime: 0x5b628ca0:491d6224 -- Thu Aug 2 12:46:24 2018
crtime: 0x5b628ca0:491d6224 -- Thu Aug 2 12:46:24 2018
Size of extra inode fields: 28
EXTENTS:
(0):33409
(1). 关于 EXT4 的结构特征
EXT4 在总体结构上与 EXT3 相似,大的分配方向都是基于相同大小的块组,每个块组内分配固定数量的 inode、可能的 superblock (或备份) 及 GDT。
EXT4 的 inode 结构做了重大改变,为增加新的信息,大小由 EXT3 的 128 字节增加到默认的 256 字节,同时 inode 寻址索引不再使用 EXT3 的”12 个直接寻址块 + 1 个一级间接寻址块 + 1 个二级间接寻址块 + 1 个三级间接寻址块” 的索引模式,而改为 4 个 Extent 片断流,每个片断流设定片断的起始 block 号及连续的 block 数量 (有可能直接指向数据区,也有可能指向索引块区)。
片段流即下图中索引节点 (index node block) 部分的绿色区域,每个 15 字节,共 60 字节。
(2).EXT4 删除数据的结构更改。
EXT4 删除数据后,会依次释放文件系统 bitmap 空间位、更新目录结构、释放 inode 空间位。
(3).ext4 使用多 block 分配方式。
在存储数据时,ext3 中的 block 分配器一次只能分配 4KB 大小的 Block 数量,而且每存储一个 block 前就标记一次 bmap。假如存储 1G 的文件,blocksize 是 4KB,那么每存储完一个 Block 就将调用一次 block 分配器,即调用的次数为 1024*1024/4KB=262144 次,标记 bmap 的次数也为 1024*1024/4=262144 次。
而在 ext4 中根据区段来分配,可以实现调用一次 block 分配器就分配一堆连续的 block,并在存储这一堆 block 前一次性标记对应的 bmap。这对于大文件来说极大的提升了存储效率。
最大的缺点是它在创建文件系统的时候就划分好一切需要划分的东西,以后用到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它不支持动态划分和动态分配。对于较小的分区来说速度还好,但是对于一个超大的磁盘,速度是极慢极慢的。例如将一个几十 T 的磁盘阵列格式化为 ext4 文件系统,可能你会因此而失去一切耐心。
除了格式化速度超慢以外,ext4 文件系统还是非常可取的。当然,不同公司开发的文件系统都各有特色,最主要的还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类型。
每一个分区格式化后都可以建立一个文件系统,Linux 上可以识别很多种文件系统,那么它是如何识别的呢?另外,在我们操作分区中的文件时,并没有指定过它是哪个文件系统的,各种不同的文件系统如何被我们用户以无差别的方式操作呢?这就是虚拟文件系统的作用。
虚拟文件系统为用户操作各种文件系统提供了通用接口,使得用户执行程序时不需要考虑文件是在哪种类型的文件系统上,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系统调用来操作该文件。有了虚拟文件系统,只要将所有需要执行的程序调用 VFS 的系统调用就可以了,剩下的动作由 VFS 来帮忙完成。